關(guān)鍵詞 |
定做烏桕苗,南陽烏桕苗,烏桕苗信譽,銷售烏桕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垂枝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烏桕在園林綠化中可栽作護堤樹、庭蔭樹及行道樹。在城市園林中,烏桕可作行道樹,可栽植于道路景觀帶,也可栽植于廣場、公園、庭院中,或成片栽植于景區(qū)。
烏桕(Sapiumsebiferum)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應(yīng)用于園林中,集觀形、觀色葉、觀果于一體,具有的觀賞價值。
烏桕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優(yōu)良品種用嫁接法繁殖。因其種子外被蠟質(zhì),播種前要進行去蠟處理,否則影響種子吸水、發(fā)芽。用草木灰溫水浸種或用食用堿揉搓種子,再用溫水清洗,可去除蠟質(zhì)。春播宜在2至3月進行,條播,條距25厘米,每畝播種7公斤左右,播種后25至30天可發(fā)芽。幼苗高12至15厘米時須間苗,保留苗木株距8厘米左右,每畝留苗8000至10000株。
在烏桕幼的成林樹管理期,病害較少,但是在低洼積水林地,會出現(xiàn)根腐病。我們只要注意在地勢低的地塊排除積水,就可以從根本上預防根腐病的出現(xiàn)。
烏桕林的蟲害較為嚴重,春末夏初,有跳甲、蚜蟲、象甲這些害蟲,它們危害春梢的嫩芽。一但發(fā)現(xiàn)成蟲,我們要立即用25%的殺蟲雙500-800倍液進行噴藥防治。每隔7天噴藥一次,共噴霧3次就可以了?!景紫灅淙粘pB(yǎng)護管理及價格趨勢】
夏季和秋季,有黃毒蛾、刺蛾等咬食危害葉片,使受害葉片只留下莖脈。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幾種幼蟲時,可以選用50%敵百蟲500-800倍液進行噴藥防治。這幾種蟲害的成蟲羽化之后,都有趨光的特性,我們還可以在林間設(shè)置殺蟲燈,夜間開燈誘殺成蟲,減少落卵的數(shù)量。這也是減少蟲害根本的方法。
烏桕具有籽果潔白,出油率高達43%以特點,并富含固體脂(桕脂),又含液體油(梓油)。桕脂是生產(chǎn)肥皂、蠟燭的主要原料;桕脂含甘油三酸脂,也是生產(chǎn)類可可脂,制造人造奶油、提取棕櫚酸等產(chǎn)品的原料
自古描寫烏桕“紅葉”的詩句比比皆是,唐朝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中描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提到的“江楓”就是烏桕;李白在《小溪秋色》“楓香烏桕兩相依,紅葉隨風傷別離;群鴨岸邊勤對鏡,舊裝漸褪換新衣”中提到了楓香和烏桕紅葉,但是對紅葉離開樹枝寫的有點傷感;晚清徐定超《詠烏桕》“家住楓林楓,晚秋閑步夕陽中;此間好景無人識,烏桕經(jīng)霜滿樹紅”則說家住在叫“楓林”地方卻很少見到楓樹,烏桕樹在濃霜的熏染下滿樹變紅,但是這么漂亮的風景由于欣賞的人太少而感到遺憾。
烏桕有的品系在秋季只是變黃,而有的品系則是秋季變成紅色,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有研究表明紅葉品系的烏桕葉片從綠變紅過程中,葉片葉綠素含量大幅下降,花色苷(主要為矢車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顯著增加,而類胡蘿卜素變化較?。欢S葉品系的烏桕在秋季變色前后,葉片花色素苷含量變化很小,和紅葉品系不同的是類胡蘿卜素含量顯著升高。故花色苷含量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大量增加是烏桕葉色變紅或變黃的主要原因。
烏桕的果實大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成熟。成熟的特征:果殼脫落,露出潔白的種子。果殼脫落即為采收期。采收時應(yīng)將果穗連同結(jié)果枝上部一起剪下,僅留果枝基部一段作為明年的結(jié)果母枝,既可每個結(jié)果母枝來年能發(fā)出一定數(shù)量的結(jié)果枝,又不會使結(jié)果枝生長過旺或過弱,使每個結(jié)果枝都能正常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