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都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面勾畫出大概圖案的輪廓,然后用白玻璃打底,再將顏料施于這層白玻璃至上,使用筆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圖案有濃淡明暗的感覺。裝飾畫法上的洗染,汲取了各個藝術(shù)中的營養(yǎng),并采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圖案,無論是人物、山水、花卉還是鳥蟲都能夠顯得質(zhì)感強,明暗清晰,生動活潑。
雍正官窯粉彩瓷器主要是書寫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寫篆書款和四字楷書款極少。青花色調(diào)純凈,字體非常工整,筆法清秀有力,結(jié)構(gòu)嚴謹,多為宋槧體小楷,時代特征明顯。畫意手法表現(xiàn)出宮廷裝飾,莊重、典雅、優(yōu)美的“富貴氣象”。
器物口部和足內(nèi)的松石綠釉,有的過于淺淡,有的過于濃艷。淺淡者釉薄光亮宛如淺湖色釉,濃艷者釉厚開細小紋片,釉面呈波浪釉狀。這些現(xiàn)象與傳世品的特點相比差別很大。
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器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俊秀爾雅,小巧玲瓏,以杯、盤、碗等小件器皿為主,大件器物則以高達50厘米的天球瓶、直徑在50厘米以上的大盤為精美,如膽瓶、燈籠瓶、筆筒等。且比例協(xié)調(diào),形體多種多樣,注重線條的變化和美感,流暢而富有生氣。除了繼承傳統(tǒng)的樣式外,也借鑒有其他工藝品的器型,甚至還有取材于自然的仿生器型。
雍正粉彩瓷器的胎體普遍堅硬潔白,結(jié)構(gòu)細膩,請重適度。即使是大器型,也是上下一致,胎體均勻?qū)ΨQ,不顯厚重。底足修胎規(guī)整,光滑滾圓。釉面光滑,釉質(zhì)晶瑩勻凈,器物與器底的釉色一致。
雍正官窯粉彩瓷器主要是書寫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其次是雙方框“大清雍正年制”及“雍正御制”、“雍正年制”四字楷書款。底部寫篆書款極少,傳世的粉彩鏤空蓋盒、九桃天球瓶,是寫四字、六字篆書款。雍正款字體非常工整,筆法清秀有力,結(jié)構(gòu)嚴謹,多為宋槧體小楷。青花色調(diào)純凈,不暈散。民窯粉彩多數(shù)不寫款,個別寫私家堂名款,“ 精叟軒制”、“百露堂”、“文山石房”、“馮宅”、“百機樓藏”、“慶宜堂制”。有的是在足內(nèi)繪花押款,如:筆、銀錠,寓意“必定如意”,個別也有只畫雙圈不寫款的。
清雍正 粉彩過枝八桃五蝠福壽雙全盤成對
成交價:5,060萬 RMB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過枝花卉的瓷器往往采用的瓷土和釉料,經(jīng)過多次燒制和打磨,才能呈現(xiàn)出的效果。其色彩鮮艷、圖案細膩,仿佛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充滿了生命力。無論是青花、五彩還是斗彩,過枝花卉都能展現(xiàn)出其特的魅力。
在陶瓷市場上,過枝花卉的瓷器往往價格不菲,但這也是因為其制作難度和藝術(shù)價值所致。對于陶瓷愛好者來說,收藏一件過枝花卉的瓷器,不僅是一種物質(zhì)享受,更是一種精神寄托。它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藝術(shù)的熱愛。
粉彩過枝花卉乃是雍正,可以說但凡過枝畫片就沒有不貴的,過枝桃盤、過枝牡丹、過枝梅花、過枝月季等等,
大盤、小盤、碗、杯各類器型上都有體現(xiàn),畫意之雅猶如和風拂面,醉人心扉,幾乎每一幅畫片都是出自宮廷畫師的畫稿粉本,且由雍正皇帝親自審核修裁之后,再交由御窯廠燒造成器,可以說正是雍正皇帝的審美標準,將文人繪畫的意趣融進瓷器之中,才成就后世不可企及的藝術(shù),
乾隆粉彩過枝花卉
此類粉彩過枝花卉盤也正是以筆觸,設(shè)色清雅逸麗而成為清宮御瓷美學的。以下四圖是乾隆粉彩過枝芙蓉小盤正是在乾隆早期時為數(shù)不多的對他老爺子創(chuàng)燒名品的小改款,還別具匠心的加了幾只小蜻蜓,當時這塊小盤17年在北京嘉德以八百萬成交,
民國 粉彩牡丹紋瓶 「大清雍正年制」仿款
高度:38 cm
來源:1999年2月23日,得自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市(Les Sables-d'Olonne)
狀況報告:整體品相甚佳,器面及釉面見正常輕微磨損及淺劃痕
估價:€8,000 - 12,000
落槌價:€750,000
成交價:€920,000
明清古玩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明清佛像
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
面議
產(chǎn)品名:王步瓷板畫
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康熙青花瓷器交易
面議
產(chǎn)品名:康熙青花瓷器
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明清瓷器鑒賞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清代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明清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