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麥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
燒麥一詞的來歷有多種說法,相傳明末清初時,在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倆兒以賣包子為生,后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賣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為增加收入今后娶媳婦,弟弟在包子上爐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qū)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自己做的積攢起來,很多人喜歡這種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后來逐漸就演變成了“燒賣”、“燒麥”。
燒麥也是回民傳統(tǒng)風味食品。南方與北方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燒麥一般以?;蜓蛉鉃橹鞔钆淦渌袅献鲳W(如大蔥、蘿卜)。而南方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qū)別,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賣的共同體特點。
在餡料的選擇上,燒麥的配料可謂是豐富多樣。糯米是燒麥餡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軟糯的口感與燒麥皮形成了的搭配。此外,胡蘿卜、香菇、豌豆等蔬菜也是常見的配料,它們不僅為燒麥增添了豐富的色彩,還提供了多種營養(yǎng)元素。肉類如豬肉、牛肉等也是常見的選擇,它們?yōu)闊溙峁┝吮匾牡鞍踪|(zhì)。同時,蝦米、干貝等海鮮也能為燒麥增添一絲鮮美的味道。
包燒麥的時候,將燒麥餡和燒麥皮處理好,然后右手戴一次性手套,左手四指托住燒麥皮,右手將餡料捏成55g的橢圓形,放入左手燒麥皮中心,鋪平;此時,右手大拇指按住餡心,左手順時針轉(zhuǎn)動,捏成上窄下圓的花瓶狀,捏完一圈后把捏好的皮分開即可。 這樣包出來的燒麥皮不但更薄,而且包出來的燒麥頂部會像花一樣自然散,非常好看,就像一朵花一樣。
燒賣,又叫燒麥、肖米等,是一種以燙面為皮,包裹肉餡上籠蒸熟的中國傳統(tǒng)面食。餡料多為糯米、香菇、蘿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調(diào)味料制成,吃的時候蘸醋,醬油等佐料,味道鮮美。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