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在念四年級,家貧,不到中秋那天,家里不會買月餅,就是買,也只買一個,切成數(shù)塊,幾兄妹一人一角。

有人說,時間是治療創(chuàng)傷的良藥。中國了,中國的經(jīng)濟就像搭上了火箭,一個勁的往上串。當年那種革命窮,靠票證購貨,每月每人三糧油,二斤大米,半斤肉,中秋節(jié)每戶二斤月餅的現(xiàn)象再也沒有了,中國富了。人民富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買月餅再也不用票了。真像歌詞中所唱的那樣;我們的生活種滿陽光。

這些年,每到中秋節(jié),親朋好友都會熱烈的互致短信,熱情洋溢的祝福和祝愿的話,讓人心里幸福著,愉悅著。除了這些幸福的話語外,互送月餅也可以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了,提溜著大小不一、五光十色精美包裝的月餅走親訪友。
有時,感覺不送上個一、二盒月餅,這個節(jié)好像沒有過好似的,心里多少有一些惆悵,甚至不安;似乎這幾塊月餅就是傳遞著信息的媒介了。
記得小時候,中秋節(jié)晚上,孩子們會圍住爸爸或媽媽,在他們身邊轉圈圈,看看他們手中能變出幾塊月餅來,那時的月餅可是稀罕物。有時,孩子們只能分得半塊月餅,放到小嘴邊先舔舔,然后再吃,掉到地上的渣兒,也會飛快捏起,吃掉它。
月餅好吃,是因為它很甜,很香,那青絲玫瑰的,冰糖的,棗泥的,尤其那個五仁的月餅,更讓人增加了遐想的空間,美不勝收的感覺迅速傳遍身體每個部位。
孩子們聚在一起時,還會攀比著,這是會小心翼翼拿出來,吧嗒著嘴;人越多,吧嗒的越響,這樣的好奇心會持續(xù)很久,感也會因這塊月餅而升華,孩子們眼睛已不在關注他的什么感了,關心是那塊月餅什么時候吃完,吃完了以后是否還有,會是什么餡的。其實,孩子們已經(jīng)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月餅和人并聯(lián)起來了,月餅還是那塊月餅,可是人的威望值高了,高的幾乎能在孩子中呼風喚雨了。不過,嫉妒的孩子也有,趁著別的孩子沒有注意時,飛奔回家,翻箱倒柜找找有沒有故意藏著的月餅,那怕是一小塊也好,也算有了戰(zhàn)勝別人的資本,后來,沒有結果是必然的了。然而,終也不會因為這塊月餅而沮喪,缺憾總會有,但不會帶來終身的遺憾。
不過,真正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們圍在奶奶身旁,聽上一段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把漏風的牙使勁兜著,語速總是放的那么慢,像是自言自語,仿佛訴說著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事,又像是她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又像是她向丈夫傾訴懊悔后,期盼夫妻重圓的生動場面。這個古老的愛情神話,讓懵懵懂懂孩子們還是知道一些中秋節(jié),月亮,月餅,嫦娥,后羿神話中的人,物與事;人世間渴望美好團圓,渴望幸福生活的那份情感。當故事講完,奶奶仍然沉浸在團圓的幸福中時,孩子們的目光已經(jīng)集中在了奶奶手中沒有吃的月餅上了。
年年的中秋節(jié)就像講述這個古老神話故事一樣,不停的重復著,我們也會不厭其煩地傳給下一代,月餅還是那樣的月餅,孩子們更加幸福地把各式各樣的月餅咬上一口,還會大聲說道,不像你們大人說的那么甜,那么香。嫦娥仍然是神話中的嫦娥,孩子們會齊聲問到,她為什么偷吃藥,上了天。
這些無法回應的問題,大人們也在朦朧著那、或許在思考著。
心說: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嫦娥的故事根本聽不進去,心里老想著那塊月餅;現(xiàn)在過中秋節(jié),月餅根本吃不下去,心里老想著那個嫦娥。

-/gbacc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