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鑄鏡雖然開始于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鏡實(shí)際上卻難以收藏得到。因?yàn)榍爻檀?,產(chǎn)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風(fēng)氣也不比后朝,所以現(xiàn)在所得到的古的鏡大多是漢朝的產(chǎn)物。漢鏡的制作極為精巧,且多有嵌鑲珠寶的。銘文大多為十二辰,大概是取其自我勉勵的意思。尚方的御鏡尤其多,所以出土的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勻凈無疵、字劃清晰、筆勢縱橫。漢代的銅鏡都有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鏡的名稱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鏡、仙人鏡、神人鏡、宜官鏡等,不可盡數(shù)。大概都用銘文或者作者為其取的名字。只有唐代時制有透光鏡,鏡背的字迎著太陽或燈光時,都可以明顯地映射于墻壁之上。
隋唐銅鏡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tǒng),又有了新的創(chuàng)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中國銅鏡在唐代以前,以圓形為主,極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繼承過去的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鏡以六葵花為普遍。它們的棱邊與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較直,形成六邊形鏡。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鐘形鼎形等多種樣式。并出現(xiàn)了很多花草、鳥獸、山水、小橋、樓臺和人物故事裝飾題材的銅鏡,還有素面鏡,窄邊小鈕無紋飾鏡,這些題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此外,還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和八卦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