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補漏一般做法
在居室裝修的過程中,需要做防水的空間主要有衛(wèi)生間,廚房,陽臺等。 防水的一般做法是:在原有的地面用水泥砂漿找平,待干燥后(指不潮濕),用雙組合成聚氨酯防水涂膜勻刷3遍或用改性瀝青或玻璃絲布做兩油一布處理。要求衛(wèi)生間墻面做1.2-1.5m高,廚房不低于0.5m 高,陽臺以外墻窗臺高度為準?!?br />
干燥后儲水做24小時閉水封閉實驗,確認無滲漏后進行地面施工。如果原有房間的地面或墻面遭到破壞,則進行防水處理和閉水封閉實驗。
防水涂料的特點
⑴防水涂料在固化前呈粘稠狀液態(tài),因此,施工時不僅能在水平面,而且能在立面、陰陽角及各種復(fù)雜表面,形成無接縫的完整的防水膜;
⑵使用時無需加熱,既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又便于操作,改善勞動條件;
⑶形成的防水層自重小,特別適用于輕型屋面等防水。
⑷形成的防水膜有較大的延伸性、耐水性和耐侯性,能適應(yīng)基層裂縫的微小的變化。
⑸涂布的防水涂料,既是防水層的主體材料,又是膠粘劑,故粘結(jié)質(zhì)量容易,維修也比較簡便。尤其是對于基層裂縫、施工縫、雨水斗及貫穿管周圍等一些容易造成滲漏的部位,極易進行增強涂刷、貼布等作業(yè)。
⑹施工時采用刷子、刮板等逐層涂刷或涂刮,故防水膜的厚度很難做到像防水卷材那樣均一,防水膜的質(zhì)量易受施工條件影響。因此,選用防水涂料時,須認真了解材料的性質(zhì)和特征、使用方法、低單位面積用量和重復(fù)涂、刮的必要性,并認真考慮防水層各個細部的增強處理。
步驟
⒈按甲方要求的工程量進行鑿縫。
⒉清理漏水部位,將漏水縫鑿出成U型縫口。
⒊ 銑漏水縫口,預(yù)埋竹節(jié),清洗漏水縫口,填埋堵料,安裝抽管和竹節(jié)(注漿嘴)。
⒋導(dǎo)流、減壓、縮小流水量,控制漏水點,大水流改小水流,使小水流從安裝好的導(dǎo)流管流出。
⒌配料:將幾種試劑配兌成二組混合漿液,根據(jù)漏水量的大小,確定配料的凝固時間。
⒍反壓注漿:注漿的壓力大于漏水的壓力,這樣才將水流推回,并滲透進漏水巖石毛細縫內(nèi),遇水膨脹速凝,達到長期深層止水的效果。
⒎挖出竹節(jié)(也可不挖出),直接用堵料填平。
⒏表面處理,經(jīng)自查無滲漏現(xiàn)象后,將表面套漿刮平。
樓頂有裂縫怎么做防水補漏呢?
1、仔細檢查滲水的地方的裂縫,沿著裂縫鑿出一條溝,涂上防水涂料,然后再用水泥補平,屋面上鋪一層防水卷材。
2、將裂縫用鑿子開出20x30毫米的槽,要沿開裂的縫隙兩頭各延長20到30公分。并將槽邊松動酥軟的部位去除。
3、用清水用毛刷將易剔出的槽溝清洗干凈。
4、將復(fù)合防水劑,和成膩子狀,帶水堵漏是要稍硬一些,然后填充到鑿開的槽內(nèi)。密封壓實即可。填充定將溝情噴水濕潤??梢詭侣┎僮骱罅⒓粗顾侣?。30分鐘可止2公斤壓力滲水。24小時可抗7公斤壓力滲水。
5、好兩步以上完成。步要將復(fù)合防水劑和溝內(nèi)墻體充分接融,第二步填平抹光壓實即可。
6、處理多年反復(fù)滲漏的節(jié)點時,需要槽溝更深更寬一點。填充密實要更多次數(shù),就能處理后不再再次開裂。
屋面防水補漏的方法
1、防水層、垃圾及灰塵清掃 將屋頂無效的防水層清理干凈、無論之前做了多少次防水,都應(yīng)當將之前做的所有防水層拆除,包括灰塵等全部清理,必要時用高壓水槍沖洗!
2、裂縫、蜂窩麻面、軟基層加固 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1:2水泥砂漿抹平。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和鐵銹清洗干凈,再用1:2水泥砂漿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應(yīng)將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凈,用高的豆石混凝土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的豆石混凝土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 對于裂縫,可向裂縫內(nèi)撒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潤濕,或在表面抹薄層水泥砂漿,也可在裂縫表面涂環(huán)氧膠泥或粘貼環(huán)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 ?
3、開槽做隔斷層 針對屋頂有隔熱保溫層需要做防水隔斷,無隔熱保溫層請忽略此步,用角磨機配合電鎬將鄰居交界處部位進行開槽做隔斷處理,寬度約15~18厘米,深度到原始板面即可。 然后用水泥+砂子+高強度防水堵漏劑,按照2:5:1攪拌成粘稠狀迅速將槽兩側(cè)做好隔離處理,干透之后用環(huán)氧樹脂膠泥按照比例攪拌均勻刮涂上去,待完全干透之后回填恢復(fù)即可。
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表面清理→涂刷基層處理劑→節(jié)點處附加增強處理→定位、彈線、試鋪→鋪貼卷材→收頭處理,節(jié)點密封→清理、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
施工順序
做屋頂防水時,要先做好節(jié)點和屋面排水等集中位置的處理,從屋面低標高出開始向上施工,鋪貼天溝、檐口卷材時,宜順天溝、檐口方向以減少搭接,應(yīng)按先高后低、先遠后進的原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