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球桿的時候,要考慮自己平時是以打什么球為主,英式球桿比較細,通常皮頭在9mm-10mm之間,美式球桿則比較粗,皮頭通常在12mm-15mm之間。斯諾克臺球本身球小,重量輕,打球的時候(尤其是開球的時候)不需要發(fā)的力,而美式臺球球本身較斯諾克球大、重,經(jīng)常需要大力沖球、或者剁桿、跳桿。這樣就自然的形成美式球桿在抗沖擊性方面更高的要求。一根好的九球球桿,前支是10-12片木片用特殊工藝粘連、緊壓而成的,后把更要分為7段來制作以適應強力的沖擊,中節(jié)還要加緩沖輪,所以,價格,真正的上品球桿價格通常都要過萬。市場上那種一根木頭做成九球桿,其實只能稱為玩具。
英式球桿雖然沒有這么復雜,但是對木質(zhì)的要求則很細膩,美式球桿絕大多數(shù)都是用楓木來制作,而英式球桿則有:楓木、白蠟木、橡木等不同的材料。楓木桿硬度好,彈性強、后勁大。白蠟木桿則更為細膩,對母球的控制能力比楓木桿強。世界排名的選手,70%使用白蠟球桿,30%使用楓木球桿。
英式球桿通常有1/2、3/4、4/5和單根幾種,這里面要特別提到,球桿的前支越完整傳力就越好,世界排名前20名的選手,使用1/2球桿的人只有麥克馬努斯一人。
有關(guān)于紋路的挑選,只提醒大家一點,紋路并不是影響球桿的重要因素,比如沙利文,他的球桿紋路就不好,側(cè)面還有一個木疤,但是并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的大師。
市面銷售的球桿,一般長約1。45米(57寸)、重約18盎司(510克),選桿者應根據(jù)自身條件有所選擇。身材矮小者應選擇較短的球桿,腕力好的選手可選擇較重的球桿。
世界職業(yè)臺聯(lián)(WPBSA)推薦初學者使用17盎司的球桿。
當今世界的球桿,大都采用北美白楊木、楓木、非洲黑檀木制成,這幾種木材特點是:密度高,彈性好、木紋清晰,不易變形。而一些普通的球桿為了降低成本,只能選擇一些質(zhì)量不佳的雜木,由于木質(zhì)輕,制造者會在球桿的尾部加上鐵條,結(jié)果會令球桿失去平衡,大大降低了球桿質(zhì)量。而且,這些球桿也較容易出現(xiàn)斷裂及變形現(xiàn)象。
如果想在同檔次的幾支球桿中挑選,可用手指輕彈桿身,密度高的球桿發(fā)出的聲音結(jié)實、清脆,密度低的球桿發(fā)出的聲音空虛、混濁。另外,選購時還可以一手握住球桿的尾部,一手輕拍桿身,木質(zhì)好的球桿彈力均勻有力,并且持久。此外,球桿后把的牌子要正對著球桿的正箭頭;球桿木紋要盡量簡潔、舒展;箭頭要尖,木紋向著桿頭的方向為正;好不要選中間有斷紋的桿。
球桿的手工是衡量球桿好壞的重要標志。選購時要特別留意桿頭銅箍與桿身結(jié)合處、桿身對接處(銅扣)(1/2、3/4)是否致密、平整。四片插花長短是否基本一致,特別提醒:有些劣質(zhì)球桿的插花是畫上去的,請購買時注意。
在平時球桿的使用時,要不時的用生亞麻籽油擦拭球桿(一般3-6個月一次)。要用濕布和軟皮從上而下的擦拭球桿(如果球桿污垢比較多時可以加一點清潔劑,但不要使用過多的水擦球桿,這樣會使球桿膨脹);之后用布或紙巾擦油于球桿上,如果球桿長時間未擦過油,也可以將球桿浸泡于油中,幾小時之后用干凈的布將其擦干凈,擦到光滑、干燥,沒有殘余物為止,后用濕布和軟皮擦干球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