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早的圖騰形象之一,常裝飾于宮廷建筑的彩畫、藻井、丹墀等各處,象征著威嚴,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龍被神化后,又與帝王崇拜結(jié)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借助龍樹立,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持。這樣,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對中國龍文化的發(fā)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蝙蝠的蝠諧音“福”,一只飛翔的蝙蝠通常寓意“福從天降”,“福運到來”;又有蝙蝠寓意“遍福”,所以一群蝙蝠則代表了幸福,福氣滿滿,延綿長久之意,也是子孫代代幸福吉祥之意。在古建筑中,蝙蝠的裝飾非常常見,常見的題材為“五福捧壽”,即五只不同方向的蝙蝠圍繞著一個壽字組成的圖案。
隨著對動物的日趨了解,人類開始根據(jù)它們的特性賦予各種意義,慢慢地,單純的敬畏衍伸出其他含義,比如祈愿、寄望。發(fā)展到,甚至開始組合各動物的特征,虛構(gòu)出更加代表各種美好的動物來,龍、鳳、麒麟等都是代表。歸根到底,動物就是人自身以及其愿望的一種表現(xiàn)、象征。
狗,以忠誠著稱,在現(xiàn)代社會中,忠誠的人因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和人人平等的社會理念,對于忠誠的意義理解并不深刻,很多學(xué)校建立這樣狗的雕塑來重塑忠誠的定義,把忠誠作為人們進步和發(fā)展的一個基本立意,特別是軍事學(xué)院,這方面要求更高,對國家忠誠,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是的精神立意。
石雕靜物:石雕靜物是以中國傳統(tǒng)的物件為主,當(dāng)然,也有世界性的傳統(tǒng)靜物,比如書,這種比較通用的靜物是人們對于學(xué)的一種思考。當(dāng)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鵝毛筆,圓珠筆,鋼筆,筆記本,文具盒等作品。中式傳統(tǒng)的物件也有很多,比如羅盤,早期的勺子指南針,活字印刷,玉如意,燈籠,中國結(jié),折疊扇等靜物,這類靜物用非常新穎的雕刻手法來完成,給人一種非常新的感受。
烏龜屬于吉祥的“四圣”之一,龜能吸取山川靈氣,所以特別,因此,在老人家的睡房里擺放龜形裝飾物品,甚為適宜,健康。龜既能在陸地,也能在水中生活,這是大多數(shù)動物所不及的。龜?shù)膲勖L,一種生活在赤道地區(qū)島嶼上的象龜,可以活三四。所以古代的人認為龜?shù)幕顒涌臻g大,閱歷長,是的象征。